《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Intimate Relationships, Rowland Miller, 9th Edition
亲密关系的构成
建议:
- 谨慎开始同居,其相比婚姻通常具有更低的满意度
- 和伴侣互动时拿开手机
- 在亲密关系中,放松、信任对方
- 同时具有“男子+女子”特质:在能干、自立的同时,也要温柔、有同情心
- 乐观,不要悲观
- 寻找自尊自爱(Like themselves)的伴侣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相比于其他关系的独特之处:
- 对彼此的了解程度
- 相互依赖和影响
- 相互关怀、信任、积极回应
- 良好关系的核心之一:“感受到同伴能理解且支持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 相互依存:“我们” VS “我、她”
- 投入到建设关系中
人类具有归属的需要。
- 建立亲密联系可以促进健康、降低紧张感、减弱疼痛
- 亲密关系不足会损害健康(包括心理疾病)、降低免疫力、增加死亡率
在亲密关系中,人类追求感情、温暖、理解。
亲密关系存在阴暗面,一些负面的后果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那么为何要承担这种风险?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亲密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化的影响
在当代的美国,相比于过去:
- 结婚的人更少了
- 结婚年龄更晚
- 婚前生子和同居的人更多
- 离婚率更高
- 更多父母外出工作而不待在家
婚前同居可能提高离婚概率:可能是因为选择同居的人相比结婚的人有更多选择,信任和忠于对方的程度更低。婚前同居会损害对于婚姻的积极态度,导致更不可能结婚。
越工业化和富裕的社会,对于单身、离婚的容忍度越高。
男多女少(如中国)的社会更加传统,女性多的社会更宽容。
如今社会对于个人主义比以往更推崇,因此我们也从亲密关系中期待更多个人满足。
没有人喜欢因为别人看手机而冷落自己。甚至仅仅把手机放在桌上,也会降低聊天质量。建议一起约饭时,“把手机留在车里”。
经历的影响
人的早期社交经历会影响后续人际关系(依恋类型),以及在亲密关系中是否有安全感。
影响依恋类型的因素:
- 先天基因
- 经历(影响更大)
- 例:童年和家长的互动
四种依恋类型:
- 安全型(Secure):能够自然地与人相处
- 焦虑型(Preoccupied):希望投入全部感情,但总担心伴侣不看重自己
- 恐惧型(Fearful):不敢信任他人,害怕被伤害
- 疏离型(Dismissing):喜欢自立自主,不喜欢依赖别人
两个维度:
- 回避亲密(Avoidance of intimacy)
- 忧虑被弃(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
有预期(而非意外)怀孕的母亲更可能有安全型孩子;安全型(以及更体贴、积极反应的)母亲更可能有安全型孩子,非安全型同理;不仅是幼儿,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依恋类型也有影响。
童年的影响很大,但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因为成年后的人生经历能够继续塑造、改变依恋类型。希望变得更不焦虑、更不回避的人通常可以成功。
个体差异的影响
男女差异存在,但很微小。同性别内部的差异往往更大。
两大特质:
- Instrumentality
- Expressiveness
传统(符合刻板印象)的男人和女人对彼此的好感更低。总体来说,“大男子”和“小女子”的婚姻幸福度更低(相比更中性(Androgynous)的人群)。
- 传统男人缺少表达力(Expressiveness),导致关系的满意度降低。“大男子”更少寻求医疗帮助、被教导不能自由表达情绪。总体来说,大男子主义有害无益
- 传统的“小女子”角色导致缺乏自信,甚至导致挣钱更少(平均工资不如非传统女性)
社会对男性的性别期望更严格:人们更担忧男孩子太女性化。
大五人格中:
- 外向(Extravert)、宜人(Agreeable)、尽责(Conscientious)的人亲密关系质量更高
- 影响最大:负面情绪(Negative Emotionality)/神经质。更积极乐观的人长期婚姻满意度更高
- 美国大学生平均:外向 2.2
4,宜人 34.4,尽责 2.64.2,负面情绪 2.13.9,开放 2.7~4.3
无私的人相比自私的人,倾向于孩子更多、收入更高。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变得更尽责、宜人、情绪稳定。然而,人格对关系的影响比反向的影响更大,因此一个人相比同龄人表现出的人格特质倾向于保持不变:20 岁时表现的特质很可能 50 年后仍成立。
自尊评判了个人的社交关系质量:别人喜欢自己,则自尊提升;别人排斥自己,则自尊降低。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自己也很难喜欢自己。存在一些不公现象:很多友好、讨人喜欢的人由于别人的不公正对待而陷入低自尊。
- 一些低自尊的人有时会低估伴侣对自己的爱、对别人对自己的“漠视”(甚至实际上不存在)过度敏感,导致亲密关系受损。可能是由于低自尊的人不敢相信他人,而采取自我保护姿态。他们很容易将小事放大,而在寻求对方的解释/保证/安慰(Reassurance)时表现得过于胆小,导致更得不到理解。甚至,他们发的 Facebook 动态也更倾向于悲观和自我批判,比别人发的动态得到的点赞和评论更少。低自尊形成后可能难以克服,甚至有人结婚 10 年后仍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伴侣提供的支持、赞扬和鼓励能够提升自尊
人类天性的影响
进化实际上不是关于活着/死了,是关于繁殖:是否有后代,有多少后代。
父子关系不确定性(Paternity Uncertainty):相比女性,男性更不能确定某个孩子是不是他的,导致男性更容易担忧伴侣不忠。
女性选择长期伴侣时更看重经济、地位,男性更看重年轻、外貌。
互动的影响
两人长期形成的交互模式可以突出某一段亲密关系与其他关系的不同。
吸引力
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物理距离
喜欢物理距离更近的人
- 与某人的重复接触(或仅仅是看见)通常都可以提升好感。但靠近讨厌的人会降低好感
- 网友初次面基时,好感会下降
- 长期分别后的重逢是对关系的考验:彼此要重新适应两人生活和相互依赖……等。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重聚后的 3 个月内分手
颜值
外貌协会
-
对颜值的偏见:认为颜值高的人(第一印象)在其他方面也很好(更善良、更有趣……)
-
高颜值的人在职场上挣钱和晋升更多
-
审美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然而大多数人对于“什么是美”具有共识(不分国籍、种族)。甚至婴儿也会花更长时间注视好看的脸
-
世界范围内的女性审美:“娃娃脸”(大眼睛小鼻子……)+成熟特征(颧骨……)
- 男性审美更复杂:“强壮”(宽额头、下巴……)/ “温柔”(女性化、娃娃脸……)
- 女性在单身时更喜欢男子气特征,脱单后黄体酮升高,对这些特征的喜欢下降
-
总体上,有吸引力的五官大小适中,因此合成的“平均脸”很有吸引力
- 脸部的左右对称是天生的吸引力(对称的人通常更聪明,更少生病)
-
身体审美:
- 女性:不胖不瘦,腰部比臀部窄(腰臀比 0.7)(甚至盲人男子都喜欢小腰臀比);乳房大小不如其相对身体的比例更重要(腰胸比 0.75,但不如腰臀比的影响大),大于平均大小的乳房不能提升吸引力
- 男性:腰略窄于臀(腰臀比 0.9),肩膀宽,有肌肉。然而,如果缺少其他资源(收入等),男性光靠身材不能吸引女性
- 男女性都喜欢男方身高高于女方,但女性更看重男性身高
- 女性也更看重男性的体味,甚至更喜欢饮食健康(水果、蔬菜)的人的气味(胜过主要吃碳水的人)
- 女性喜欢聪明的男性
-
进化角度的原因:这些因素代表健康
- 赤道地区的人更看重颜值,因为热带地区健康很重要
-
女性的偏好受生理期影响(e.g. 排卵期)
-
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倾向于以胖为美(但仍然是 0.7 腰臀比)
-
在第一印象中,人们更喜欢外向、友好的人,不喜欢内向、“忧虑被弃”程度高的人。然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如外表吸引力的影响大
-
颜值对社交的影响:对男性影响更明显,低颜值男性与女性的互动更少
-
高颜值人更受欢迎,因而更不孤单,更擅长社交,但也有缺点:高颜值人的婚姻更不稳定,离婚更多;人们更经常对高颜值的人说谎,因而高颜值人更少信任他人
-
虽然大家都想要高颜值的对象,但最终确立关系的人大多双方颜值匹配。有时颜值不匹配的情况会发生在由朋友发展而来的情侣中
互惠
喜欢喜欢我们的人
- 对对方的兴趣 = 对方的吸引力 x 对方接纳我们的可能性
- 搭讪时,简单的打招呼(Hello)远远好过幽默的玩笑话
- “吊胃口”(假装冷漠来吸引对方)行不通,但人们喜欢拒绝其他人而唯独接纳自己的人
相似
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 包含的方面:种族、教育程度……甚至名字以相同字母开始
- 在观念、价值观方面,两个人越相似就越喜欢对方(没有上限,不存在“过于相似”)
- 但人格特质方面的相似性相对不重要(存在文化差异:集体主义的中国夫妻人格相似度高于个人主义的美国),人们仍更喜欢讨人喜欢的特质
不相似的人是否相吸?不。一些因素造成了这一错觉:
-
人们感觉到的相似度(而非真实的相似度)对吸引力的影响更大,很多伴侣会高估彼此的相似度,而在旁观者看来两个人很不相似,由此造成了错觉
-
跨种族夫妻除开种族在各方面都相似,而且满意度与同种族婚姻一样
-
一些不相似的因素在长期交往后才能发现:事业、家务、生育观……这时双方可能会忽略这些因素继续在一起
-
致命吸引力:一开始有吸引力的特质随着时间逐渐变成讨厌的特质
-
人们也喜欢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想要拥有的特质),最有吸引力的人=各方面都相似+符合(可实现的)理想型。少数情况下,人们可能选择一个略微胜过自己的人(而非像自己的人)
-
不相似性可能被时间冲淡:夫妻逐渐具有趋同的观念
-
不同的相似性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在我们很看重的事物上,他人的认同更重要;在不在乎的事物上,不相似也无关紧要
-
看上去不相配的人之间可能存在外貌-地位/财富资源的交换
-
两人兴趣可能不相同(但必须相容),但新奇的活动(向对方介绍双方都喜欢的事物)会很快乐
人们不喜欢性格相反的人,甚至支配欲强的人也更喜欢坚定自信的人,而不是卑微的人。
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希望伴侣:
- 温暖、忠诚
- 有吸引力,有活力
- 有地位、资源
女性选择长期伴侣时,相比外貌更看重人格(温暖、地位、资源……),男性则相反。
社交认知
社交认知: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亲密关系。
建议:
- 评判他人时要谦逊,不要对自己的判断过度自信
- 不要责怪,记住几乎所有伴侣做的让你不快的事都是不经意的
- 成功的亲密关系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 记住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部分来自你对待他们的方式
- (不管在一起多久)要坚持给伴侣留下好印象
- 我们对伴侣的了解程度不如想象中多,所以要坚持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伴侣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影响十分深远,甚至会持续几个月(即使第一印象是错误的)。
形成对某人第一印象只需要大约 33 毫秒。第一印象部分来自于我们过去对某一群体(男女性、年轻、年长……)产生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大多是错误的,但很难避免,常常在我们自己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判断。
第一印象的来源:
- 接触到的关于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后续的判断)
- 实验:看同一段小孩做题视频,认为【小孩来自富人阶级】的参与者注意到小孩“犯的错误更少”
- 即时形成的印象
- 刻板印象
证实偏差:为了验证第一印象,我们会寻找能证实而非证伪的证据。这导致我们不仅常常得到错误的第一印象,而且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
当局者迷:在亲密关系中,玫瑰色滤镜可能导致忽视一些影响关系的不利因素。在实验中,请某情侣的亲友预估两人关系的前景,准确度:女方的朋友 > 双方室友 > 双方父母 > 双方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实际上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某一想法。实验:参与者用一杯热咖啡暖了手,这时对陌生人的印象更好;参与者坐在一张摇晃的椅子上,这时其对安全感、可靠度的需求会上升。因此,第一印象的形成很多时候会受到无关因素的影响。
感知的力量
我们倾向于对伴侣理想化看待(放大优点,对缺点宽容),这有益于亲密关系的建设。
归因过程
归因:我们认为伴侣“为何做某事”。
伴侣犯错误时,可以归结为内部因素(人格、能力……“人不行”)或是外部因素(面临的情况)。
- 考得好的学生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因素(个人努力),考得不好的则归结为外部因素(考试太难)
- 也可分为长期/短期、可控/不可控因素等
行为者/观察者效应:针对自己的行为+别人的类似行为,人们倾向于给出不同解释。
- 人们能意识到外部因素影响了自己,但忽视了外部因素对别人的影响,认为别人做的事是其内部因素(性格)等导致的
- 该效应很难完全消除。正确的策略:有分歧时要尽力沟通来理解彼此的观点,记住即使最亲密的伴侣很多时候也不能(马上)完全领会你做某件事的理由
自我服务偏差:人们喜欢把发生的好事归给自己,而把坏事归于外部因素
- “关系良好-是我的功劳,出现矛盾-不是我的错”
-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很容易能看出来,然而却认为自己身上不存在该现象
- 部分原因:我们认为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的动机是好的,然而我们主要看别人做了什么而非他们的动机
- 导致:我们认为自己是个很好相处的人,而别人有时候很难相处
快乐的伴侣之间会把彼此的积极行为归于可控的、长期的内部因素,把彼此的过失归于不可控、偶发的外部因素。不快乐的伴侣则相反,倾向于放大对方的过失、把负面行为视为故意、把积极行为视为偶然,导致双方不管做什么行为都不会开心。这种悲观的思维方式与非安全型的依恋类型有关。
记忆
记忆重构:记忆不能准确地反映过去的事。随着我们接触新的信息,会对记忆进行一定的改动。
- 伴侣间当前对彼此的看法会影响到对过去彼此经历的回忆。如果当前不快乐,则会低估过去彼此相处的快乐程度。这会造成认为我们的人际关系稳定、可预测的错觉,导致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
关系观念
一些有害的观念(1982 年的研究):
- 不该存在分歧:彼此有分歧是不好的现象,是不够爱我
- 读心术:伴侣应该不用我说就知道我需要什么
- 人不会变:伴侣有一些缺点,他/她以后也不会有长进
- 只要感情够真,性爱应该每次都很完美
- 男女性截然不同,要理解对方是不可能的
- 命运信念:美好的亲密关系是自然出现的,无需建设。有的人注定天生一对(两个灵魂伴侣相遇,则未来一定很圆满),要么注定走不到一起,不需要努力去建设关系
- 56%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灵魂伴侣(即完美的伴侣)存在
- 相反观点——成长信念:美好的亲密关系来自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期望
自证预言:人们对某事产生期望,这种期望影响人的行为,导致其真的发生(如:通过有倾向性的问题,引出了自己预期的答复)。
- 实验:假设陌生人高颜值-电话交谈更热情-对方也更热情地答复-“这人确实很不错”,假设陌生人颜值一般-交谈很冷淡-对方也冷淡答复-“这人属实不行”
- 由于行为者/观察者效应,我们很难意识到对方的反应实际上是我们引出的
- 你将要见某个人,且你被告知这个人对你观感好/不好,这次见面会如何发展?与你的预期一致
- 因此,积极的期望有益,负面的期望则有害
- 一些人很担心受到别人的拒绝,而他们的行为(防御性强)反而导致更可能被拒绝
自我感知
人的两大动机:
- 自我提升(感性上):渴望赞美
- 自我验证(理性上):追求和【当前对自己评价】相一致的评价
对于积极自信的人而言,二者相辅相成;而对于自卑的人就很复杂:别人的赞美让他们感觉更好,但与他们的自我评价产生冲突(而且他们过了感性阶段,经过理性思考之后会不相信别人的赞美),别人的批评能验证自我评价却让感觉不好,如何满足两方面?有一个【能准确看出他们的缺点,但仍喜欢他们】的伴侣。
人们倾向于寻找能【满足其自我验证需要】的伴侣,即支持他们现有的自我评价(不论好坏)。
- 一个自卑的人,遇到一个经常给他正面评价的舍友,他会感觉很好吗?不好,由于人的自我验证需要如此强烈,他会想逃离宿舍。他可能认为这样的评价不真实、与这样的人有隔膜
- 在婚姻中,也有类似现象
印象管理
我们常常有意识/无意识地调整行为,来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当有吸引力的异性在场时:
- 女性穿更高跟的高跟鞋,聚会时吃的更少
- 男性展示更高风险的滑板特技,假装不怕恐怖电影
印象管理的四种常见策略:
- 讨好
- 自我提升:列举成就、展示专长。常见于职场,且用在面试中(相比讨好策略)能产生更好的印象
- 恐吓
- 乞求:通过示弱来逃避责任或得到别人的帮助
一个访客通过社交网络上发的动态和点赞,可以准确地预测这个人的性别、种族、性取向、是否单身等信息,自拍照片尤其能让别人对此人的性格做出准确预测。此外,发过多的自拍可能产生“此人比较孤单、不宜人”的印象。发一些直率的照片(不看镜头且不摆 pose)显得更真诚、产生的印象更好。
高自我监督特质的人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不同场合,而较低的人在不同场合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前者一般朋友更多,然而和朋友的共同点更少(有打网球的朋友、游戏朋友等,但其他方面合不来);前者也能游刃有余地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但在每个朋友上投入的时间少,因而交情不深。
相比于陌生人面前,人们在伴侣面前不会花太多精力去维持形象(在一起前精致-在一起后邋遢)。
对伴侣的了解
我们对伴侣的了解程度如何?不如我们预想的那样了解。
对伴侣下的判断有多准确,这取决于:
- 知道的信息:了解越深,判断越准
- 动力:相识更久,对彼此的认知准确度却不会随时间提高,因为【想要了解对方的动力】越强(新婚时),判断越准。女性一般对他人判断比男性准,因为男性相比女性没有在理解他人上付出足够努力;我们更能理解美丽的人(相比普通人),因为我们更努力地尝试理解美丽的人。我们了解他人的动力越强,就越了解他人
- 特质的可观察性:外向特质很容易一眼看出,负面情绪(焦虑等)特质则很难看出。一些人相比另一些人更容易看透,一些人“很难看出他们在想什么”
- 情商:感知、利用、理解、管理情绪的能力。情商高的人看人也更准。还好,通过训练和练习可以提升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 一部分男性不擅长感知情绪,甚至会从女性行为中解读出不存在的敌意,这些人更可能成为家暴者
关于你自己,别人可能知道你自己不知道的事:外人的视角不同,可能注意到你自己忽视的行为,同时更客观。关于你自己是否好相处、温暖无私等方面,别人可能与你持不同看法。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的经历或烦恼,因而在别人的眼中,我们可能更不焦虑、更自信、更勤勉。别人通常比你认为的更喜欢你、更享受你的陪伴。
沟通
在亲密关系中,由于我们假设伴侣不会误解我们,传达信息更加随意,导致发生更多的人际隔阂:一方想要表达的信息和另一方接收、理解到的信息不一致。
建议:
- 多摸摸伴侣,对两人都有益
- 看着对方的眼睛,关注对方的动作,尽力去领会对方的感受
- 多向爱的人表达你的爱
- 使用XYZ 叙述来表达不满
- 不要假定已经理解了对方的想法,通过复述和感知确认来验证
- 生气时,花点时间冷静下来
- 轻视/鄙视要尽一切代价避免
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行为的主要功能:
- 传达我们的心情或含义。为了表达清楚我们的意思,我们发明了 emoji
- 调节交互:对方是否有兴趣、双方如何轮流发言(对方转头面向你表示说完了,然后我开始说)
- 定义关系:情侣间的举止与朋友间不同,老板的举止与下属不同
非言语沟通的组成元素:
- 面部表情:微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大学照片中笑的程度,可以预测此人未来几年的社交生活有多快乐
- 表情也可能是假装的,但可以辨别:假笑相比真笑很少能够牵动眼部周围肌肉,同时,闪过的微表情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如半秒钟)内表露你真实的情绪
- 凝视:看到感兴趣的事物时,瞳孔会放大。情侣相比熟人,会花更久的时间注视对方。(友好的)互相注视也能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 一般人在听别人说话时 60%的时间中看着说话人,自己说话时 40%的时间看着聆听人。而对于地位较高的人(上司),花的时间是 40/60(发言时要求听讲人看着自己)
- 肢体动作:不同文化中同一手部动作可能含义不同
- 跳舞更好的男子通常更宜人、勤勉、外向
- 肢体动作与地位:上司通常采用张大的、非对称的姿势,下属则采用内敛的、对称的姿势
- 触摸:关系越亲密,互相的身体触摸越频繁。讨论分歧时如果握着手,双方会更心平气和、更有建设性。
- 伴侣间的触摸实际上有益健康:多触摸可以降低压力激素,多亲亲 😘 可以降低胆固醇,多拥抱 🫂 可以降低感冒概率
- 人际距离:在美国,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如下:
- 亲密空间:从胸膛延伸出大约 0.5 米。这个距离的两人不是情侣就是仇人
- 私人空间:0.5 ~ 1.2 米。朋友
- 社交空间:1.2 ~ 3.5 米。生意往来
- 公共空间
- 在亚洲,距离通常更大。在更热的国家,陌生人间的距离更近,但亲密伙伴间的距离更远
- 气味:人有不同情绪时会有不同的体味(化学素),导致电影院放不同电影会让空气发生可测量的变化。别人的化学素会影响我们,闻了快乐的人的体味会变得快乐
- 除语言以外的声音:女性喜欢男性拥有低沉的嗓音
非言语模仿:两个人交谈甚欢时,可能会下意识地模仿对方的动作。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模仿你,与这个人交往会很有压力。
非言语信息的感知能力:越能准确地感知、解读对方的非言语行为,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越高,反之亦然。当由于感知能力不足而导致关系满意度降低时,通常是男方做的不够好。女性相比男性,通常在传达信息、解读信息上更擅长。建议:多看着对方的眼睛,可以提高感知能力。
- 实验:在有问题的婚姻中,丈夫经常错误解读妻子的意图(连旁观的陌生人都能正确解读),且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过,在问题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相比理解对方,都更能理解陌生人
- 双方出现不满之后,会更不情愿去努力理解对方,造成恶性循环
- 一部分人天生对他人情绪感知能力较弱,导致不好的行为(如家暴男子、有虐待倾向的母亲等)
言语沟通
自我表露: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
-
情侣间的自我表露越多,就越快乐
-
社会渗透理论:人际关系随着交流方式的变化(话题的广度、深度)而发展
-
自我表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有关。建议:当对方给出一点自我表露时,要给予理解、询问问题、展现你的兴趣
-
在亲密关系中,除了自我表露,有一定的隐私也很必要。但要保守一个不愉快的秘密会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也会冒一定风险。人们保守秘密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关系或保护他人
-
一些伴侣之间会约定不谈论某些禁忌话题,但禁忌话题过多可能会降低关系满意度
-
我们不仅向喜欢的人自我表露,而且会更喜欢我们表露过的人(Opening up to others causes us to like them more)。总之,给出或收到自我表露都让人感觉不错,而且有益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
多对亲密伙伴给予喜欢、爱、感情、关怀的表露,不仅很快乐而且有益于两个人的健康
交流上的性别差异:
- 相比男性间的话题,女性间的话题更私人、更亲密
- 但这种区别很微小:在线上聊天时,光从文字信息上很难辨别对方的性别
- 女性说话更不直接、更不确定、更犹豫(问问题而非下定论),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关心他人的感受
- 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更健谈,但实际上差别不大(大学女生每天说 16215 词,男生 15559)
- 男性更少开口,但一旦开口就讲的很多;女性经常开口,但很少长篇大论
- 男性对女性伙伴的自我表露比对男性好朋友更多,包含了女性的交流比只涉及男性的交流更亲密、更有意义。这导致男性更依赖女性来获取亲密和温暖,而女性自己可以从任何性别的伙伴上获取
- 这主要与社会性别有关:传统男性不和好朋友深入交流,导致更容易出现上述现象;而更中性的男性能像女性一样和男女伙伴都能亲密交流
关于线上交流:
- 线上发信息(Message)相比口头交流是一种更苍白的方式,很多句子实际上含义模糊、不明确、解读方式不同,而我们发信息时通常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 发一连串关于零碎琐事的信息可能降低关系满意度。快乐的伴侣间发的信息大部分为有意义的(自我表露、肯定、保证等)
- 线上交流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不如面对面交流。需要倾诉时,面对面交流比线上聊天更让人安心,或许是因为伙伴熟悉的声音能降低血液中的压力荷尔蒙
用词可以反映我们的人格:
- 负面情绪值高的人更频繁地使用负面词汇(Awful, horrible)
- 两个说话用词相似的人更可能相互吸引
沟通障碍
在不快乐的伴侣之间存在一些无效沟通方式,表现在:
- 在传达自己意图上存在问题:数怨并诉,讨论某个问题时翻旧帐,同时提起好几个不满的点
- 在倾听彼此上存在问题:“读心术”,不加确认就认为自己理解了对方表达的意图,怀着恶意揣测;频繁以负面的方式打断对方
- Yes-but:批评对方给出的每一个观点
- 交叉抱怨:以自己的另一个抱怨来回应对方的抱怨
- 过多展现负面情绪:不指出特定行为存在的问题,而是直接人身攻击(本该说“你不该把布扔在地上”,却说“你这个懒汉”)。对方遭到这种攻击往往会采取防御行为(借口、抱怨、反击),一部分人为避免争吵而陷入沉默,但这种沉默更容易激怒对方
怎样安慰经历丧亲之痛的人:
-
提到他失去亲人的事实(而非回避话题),这样对对方经受的压力表示了认同和关怀
-
该说什么?
-
以简单的表达表示你的同情,然后打住:I’m so sorry✅
-
❌“你的经历不算最悲伤的,我也经历过……(讲你的悲惨遭遇)”
-
❌ 不要用未来的乐观前景来安慰:“看开点,以后……”
- ❌“You have many good years left.”
-
❌ 不要建议对方让生活回到正轨
- ❌“Crying won’t bring him back.”
-
这些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尊重对方当下正经受的痛苦
-
正确地传达我们的意图:
- 类似于人身攻击的抱怨往往把小事放大,把问题描绘成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 应该采用的方式是行为描述:把焦点集中在实际的、可改变的行为上,描述一个特定的事件
- 不应该使用“总是”“永远”这类词:“你老是这样!”❌
-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我”开头,描述自己的感受
- “你真是让人受不了”❌
- “我现在感觉很生气”✅
- XYZ 叙述法:你在 X 情况下做 Y 的时候,我感觉 Z
- “你刚才打断我,我感觉很生气”✅
正确地倾听对方:
- 用自己的话复述对方说的,确认没有理解错误
- 感知确认:向对方确认自己对对方的判断
- “我说的话让你不开心了,对吗?”✅
- 做到以上两点的人就成为了一个热情、积极反应(Responsive)的伴侣
做到心平气和:
- 不快乐的伴侣间常常陷入互相指责的恶性循环中,快乐的伴侣实际上也会遭遇这种问题,但他们往往能很快跳出循环
- 在感到愤怒时,基本不会想到前面所述的“正确传达、正确倾听”技巧。因此,能够克制脾气、生气时能很快平息是很重要的技能
- 不要想“他/她凭什么那么说!”❌
- 想“爱我的人却说了这样的话,我想知道为什么”✅
- 最好的策略是避免易产生怒意的情形:和对方约定好,即使有分歧也要对彼此有礼貌
- 如果发现出现了相互指责的情况,提出“给我几分钟冷静一下”,等双方冷静后再讨论
- 找地方独处,每分钟做不多于 6 个缓慢的深呼吸,可以很快速地冷静下来
相互依赖
社交交换
相互依赖理论:一段关系中发生着社交交换,两人从对方那里各取所需,因而产生相互依赖
- 产出 = 回报 - 投入
- 人们寻求具有最高产出的关系
- 每个人都有比较层级(CL),其基于过去的经历,决定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期望有多大的产出。如果产出低于期望,就算产出看起来仍很不错,还是会不满意
- 产出 - CL = 满意度
- 但满意度不能决定我们离开或留下:人们会考虑其他选项(CL-alt),即离开当前关系、投入到另一段关系中能获得的最高产出。如果 CL-alt 低于现有产出,即使当前不开心仍会选择留下(这是为什么很多人会留在一段很痛苦的关系中,因为没有其他选择)
- 若对当前关系很满意,人们不会关注是否有其他选项
- 产出 - CL-alt = 依赖程度
在当前关系中的投入也能影响离开/留下,包括财产、来自亲友的尊重、害怕改变、害怕伤害对方等。不快乐的夫妻可能不会离婚,因为怕孩子、父母、朋友会困惑或失望。
CL 随时间的变化:如果伴侣一直对你极好,你的 CL(期望)会逐渐提升,之后同样的好不能再激起你同样的快乐。
- 相比祖父母辈,我们这一代人对亲密关系的期望更高(伴侣必须是最好的朋友、旅伴、支持者、有趣的灵魂等),这部分导致了美国婚姻满意度比过去更低
关系中的权力:在关系中,CL-alt 更高(更不依赖于当前关系)的一方具有更大的权力
关系中的经济学
长期来看,相比于陌生人之间,长期的伴侣间会对彼此更不礼貌。这具有不好的影响:一句坏话的影响可能比十句赞美更大。为了保持关系满意度,我们需要把回报-代价比例维持在 5:1 左右。
痛苦和愉悦的作用机制截然不同,在大脑中独立作用:这意味着二者可以同时存在,或同时不存在(单调乏味的生活虽无风险,但也没有快乐),因此回避了冲突不等于制造了乐趣。为了防止生活变得无聊,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式来促进两人的个人成长(新兴趣、新技能、新经历等),一起踏上新奇的冒险之旅。
在一段新开始的亲密关系中,首先满意度会快速上升,之后会经历一段瓶颈期(双方调整、适应相互依赖的生活)
关系中投入、回报的公平性会影响满意度:例如家务的分配上,很多婚姻中女性承担更多家务,导致女性的不满度上升,因此建议丈夫要多做点家务。
持女权思想的女性相比传统女性,对男性的敌意更少,亲密关系也更稳定。
友情
友情是无可替代的快乐源泉。实际上,人们与朋友共处会比与家人(包括配偶)共处更加快乐(最快乐的是配偶和朋友同时在场)。
友情与爱情的区别:爱情额外包括了对伴侣的着迷、性欲和更强的占有欲,忠诚和相互帮助的义务更强;友情的公开表示更少,朋友相比伴侣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更少。
朋友对你潜在影响十分巨大:有一个快乐的朋友更可能会变得快乐(每多一个快乐的朋友+15%可能性,朋友的朋友里每多一个快乐的人+10%可能性);朋友体重增加,你的体重也增加的可能性+57%。
社会支持:朋友提供的精神和物质帮助。
- 接受社会支持往往有一定的精神负担:我们为了不欠过多人情可能不愿接受过多的帮助。作为朋友,应该提供的最好的支持是无形的支持:默默帮助,不张扬
- 提供的支持最好能符合对方当下的需要:一方正在紧张备考,朋友提供物质支持(帮做晚饭)会有帮助,而精神支持可能会让对方更焦虑。最好的策略是直接问“我能帮到什么吗”
一生中对友情的需求变化:
- 小学生主要寻求同伴,希望被同龄人接纳
- 接近青春期时,开始与同龄、爱好相似的朋友进行深入交流,培养有关同情、慷慨、换位思考的能力,逐步接近成年人的友谊。没有被同龄人接纳的孩子开始感到真正的孤独感
- 开始产生对异性的兴趣
- 在青春期,青少年与家人待的时间更少,与朋友待的时间更多
- 大学毕业后,人们的朋友数量减少,但友情也更深
- 脱单之后,和家人、朋友待的时间减少
- 夫妻双方若没有共同朋友,婚姻问题可能会增多
- 老年人的朋友数量减少,但好朋友不变(更少与普通朋友打交道)
- 身患绝症的人有类似心态(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好朋友而非普通朋友)
友情的个体差异
女性间的友情更多情感分享和自我表露(“面对面”),男性间友情更多共同活动(“肩并肩”)。因此女性间的友谊会更亲密,而男性往往缺少这种亲密朋友。
- 调查:“如果对象说要分手,你会找谁倾诉?”基本每个女性受试者都能想到一个同性朋友,而大部分男性都想不到有谁可以倾诉
- 主要原因: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期望要求男性更少表露情感。在鼓励男性友谊的地区(中东)不存在上述现象
男女之间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吗?可以,且在大学生中很常见。然而大学毕业后,这种友谊很难保持亲密。为何?
- 异性间的友谊需要克服一个障碍:确定当前关系是友情还是爱情,划清界限。这会造成紧张感。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和男同做朋友会更放松
- 结婚后,异性友谊会很难维持
友情中的困难
超过 80%的人经历过社恐(Shyness):在社交场合下感觉不自在、尴尬等。
- 引发社恐的场合包括:处在不熟悉的环境、初次遇到有吸引力且地位较高的陌生人等
- 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频繁地经历社恐,这些人的特点有:
- 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
- 怀疑自己,自尊心低
- 社交技能不强,感觉在与他人的交互中缺乏竞争力
- 社恐导致的退缩行为反而会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无趣)
-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只要放松、不再害怕别人的评价,就能做得很好。只要更少关心别人怎么想,就很可能留下更好的印象(旁观者都看不出此人社恐)
线上交流无法替代线下社交,几乎所有真正有意义的人际交往都发生在线下。重度社交网络用户更容易感到孤独、抑郁。
性
(美国)97%的人有过婚前性交,平均破处年龄 17。
影响性爱频率的因素:
- 当今一代的伴侣们相比祖父母一辈,性爱次数更少
- 年龄:年纪越大越少
- 通常在一起的第一年里最频繁,之后总会下降
多沟通:一些夫妻羞于谈性,只用动作来表示意图,结果总体上满意度不高。
矛盾
亲密关系中,矛盾往往不可避免。产生矛盾冲突的影响因素:
- 相似性:两人越相似,矛盾越少
- 压力:工作/生活压力大,矛盾多
- 睡眠:睡不好,第二天容易脾气差,产生矛盾
- 饮酒
错误的观点:脾气是无法控制的,愤怒时必须要发泄出来,憋着不好 ❌
- 迁怒对方时,对方很可能反击,造成双方都更生气
- 在愤怒时释放愤怒几乎一定会导致更愤怒:发泄怒火的人通常会导致怒意持续更长的时间,且更容易影响心血管健康